微软的Bing搜索引擎周一对外公开,让全世界用户评鉴新版搜索引擎挑战Google够不够力。
微软上周四在D: All Things Digital会议上宣布,Bing将取代Live Search,并预告新版搜索引擎将在本周三全面上线。(微软表示,自周一起,Bing将对一般大众提供服务,但要到周三才全面推出。)
配合新版搜索引擎的推出,一些既有的服务已更改名称,例如Live Search Cashback如今更名为Bing Cashback,而微软收购Farecast取得的技术如今成为Bing Travel的基础。Virtual Earth则改名为Bing Maps for Enterprise。
微软想藉Bing凸显一点:今日的网络搜寻仍是时常令人有挫折感的体验。不过,这对微软而言可说是一个独特的挑战。尽管研究显示,大多数民众上网搜寻时一试再试,最后未找到确切想找的数据就放弃了,然而民众的搜寻满意度却相当高。
微软计划花大笔经费宣传Bing,广告业者估计这波宣传支出约8,000万美元到1亿美元。
宣传很重要,因为此刻很少有人刻意用微软的搜索引擎查数据。微软大多数的搜寻流量是透过工具栏和其他方式,靠MSN导引的,真正在浏览器网址列输入Live.com的用户,只占1%到2%的搜寻流量。
Collins Stewart分析师Sandeep Agarwal周一发表研究报告指出:Live.com将近98%的流量是被动的(从MSN等网站引介来的),而微软设法把Bing搜寻服务打造成一个主动流量高的目的地网站。依我们之见,尽管微软的搜寻技术准备隆重推出,但此时断定Bing会成功,还言之过早。
一大观察焦点是,微软以新方式撷取内容至其搜索页,会引起内容制作者什么样的反应。Bing搜寻结果主页提供选项,让用户根据初步搜寻结果查询进一步数据,产品搜寻网站则直接在产品搜寻结果页面提供专业评鉴、用户评论及其他信息。
在影片方面,微软允许从搜寻结果页面直接预览影片,也引来是否仍属合理使用范围的一些质疑。
当然,别的搜索引擎也自他们爬梳的网站大量借用信息。别忘了,Google还在自家网站存放搜寻页面的快取版。
更重要的是,用户究竟喜不喜欢Bing。目前看来,微软的确已炒热Bing话题,而且还引来一些正面的初步评论
(完)